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商城资讯
艺术品投资热浪迭起 文化软实力全球瞩目
来源:美术报 2007-10-07 09:47:5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5年,对漫漫历史长河而言,犹如过眼烟云,弹指一挥间;5年,对年轻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却是一座巍巍的成长里程碑,厚实而沉重。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在最近这五易寒暑间,中国艺术品的投资和收藏脱胎换骨似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聚焦起全球关注的目光。

      繁荣有数据为证。随着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起,艺术品拍卖机构已遍布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目前从事艺术品拍卖的主体机构已攀升至200余家,全国约有几千万的艺术品投资收藏大军,市场的回报率在近几年不断经历着两位数的增长。就在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拐点的2003年,中国大陆的艺术品专场拍卖达到了171场,总成交额25亿元。而到了2006年,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绩达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100家,仅这一年里,这100家企业共举办拍卖场次684场,总成交额近150亿元。

      中国大地上掀起的艺术品投资热,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相中”了这个文化积淀深厚的东方古国,大名鼎鼎的国际拍卖企业佳士得、苏富比频繁进入,国际资本带动下的中国艺术品投资热潮一浪浪涌动。当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步驶上快车道后,中国艺术品交易的国际“重心”开始从原来的纽约、伦敦等地扩散到了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为数不少的国宝通过艺术品市场的流通回到了祖国怀抱。

  同时,中国艺术品也在国际市场上屡屡卖出高价,带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珍品成为国际买家追捧的热点。在两年前的佳士得公司伦敦拍卖会上,一件中国元代“鬼谷下山”青花罐,在经过激烈的角逐后,最终被英国古董商埃斯凯纳齐以1568.8万英镑(约2.3亿元人民币)买走,创下了当时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如今,国际艺术品市场中的亚洲艺术品已从原先日本拍品占70%变成了中国拍品占70%,中国艺术品已成为国际经济界的投资热点。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在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日见繁荣的原因时认为,中国正逢政通人和、万业俱兴的盛世时际,经济的腾飞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都给如今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富而思文,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可谓水到渠成。

  艺术品又是一种文化的认同。中国艺术品能够笑傲四海的背后是文化力量的支撑。在中国的综合竞争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力量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几年,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升温”,承载着文化精神的中国艺术品汇聚起了世界资本的目光,这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说明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在不断增加。

  凭借不断提升的文化软实力,我们相信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将持续蓬勃发展,中国艺术品投资和收藏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延续辉煌。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