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鉴定专家李久芳:不甘落后的玉器杂项鉴赏家(图)
来源:人民网 陈裕亮 陈燕芬 2009-03-26 10:21:06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李久芳编写的著作

 

    不甘落后,自学成才

    在故宫的陈列部,总有这样一个身影来回奔走:他时而出现在库房,时而出现在展厅,时而拿着笔来回穿梭……他就是李久芳。原来陈列部的工作流程是:在展览前,先到库房里面挑选文物,一类一类地遴选,然后办理一定手续后提出来,最后摆放在展柜陈列。每一次陈列都有一个陈列主题,根据这个主题确定哪些文物可以用,哪些不可用,然后拟个提纲,最后按照这个设想去陈列。

    过去,陈列部并没有专人研究这些工作。李久芳这个从部队调过来的年轻小伙并没有名师相传,所以,除了向故宫里的一些老人学习保管和陈列的能力外,主要还是凭自己学习,靠着个人努力。陈列部项目比较杂,事务性又比较强。


    没有老师带,他的优势主要在于看的实物多。故宫经常从全国各省市调来各类文物供展览用,展览完了,陈列部的人就要负责送到原地去。若东西是故宫里面的,也要负责送到各个组。负责陈列工作,进出库房很方便。在故宫的库房接触到了各类的实物,每一件实物都有卡片标志,有账册核对上。而当时工作都不甘落后,都想尽办法在这方面为自己增进知识。李久芳也是如此。“我们这些人啊,没有专人进行培养,都是自己在摸索,干哪方面就在方面用心。我记得当时工艺组有个乔友声,有几年都是跟在一起,后来他身体也不行了,我也只能靠自己学习了。”他回忆道。在工艺组陈列部工作之前,李久芳是在群众工作部做讲解员,负责对文物进行解说,几个月的解说经验也使他陈列部的工作入手相对容易了。

    1954年参加文化部、考古研究所、文物局北京大学联合在北京大学举办“考古训练班”(第三期),李久芳作为故宫派去的八九个代表之一参加了此次专业学习。当时给考古专业讲课的都是相当著名学者、专家,比如北京大学已故的苏炳奇教授、历史学家翦伯赞、唐兰、鉴定家徐邦达,他们主要讲授考古知识。

    这次学习有整整一个暑假,全天讲课,然后根据需要到全国各地去考察,在实际工作去发掘。当时因为工作李久芳没能去参加实习,只能在课堂上很用心听讲,学到一些理论知识之后,回到故宫向同事传达知识。这是一次比较系统的学习,把他在故宫实物里学到的点点滴滴给系统化,丰富的内容给他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1962年,李久芳深感自己知识严重不足,不甘落后的他利用工作之余,在北京市广博电视大学中文系学习四年,取得本科学历。四年的学习中,他所接触到的都是一些文化的内容,而这些与文物鉴定是相通的。凭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基础,1964年,他转为从事陈列部的陈列研究工作。至此,他已从故宫的普通陈列工作转化为研究工作。对他而言,这是一次质的飞跃,也是命运的重要转变时刻,这一却源于他不甘落后的性格。

    说玉器道杂项,著作等身

    “故宫里有一个历代艺术馆,其中有玉器部分,展览的比重比较大,展出时间长达近十年。那时候,我开始大量地接触玉器。”如今被称为资深玉器鉴定专家的李久芳老先生,追朔着当年与玉器的邂逅。

    从故宫玉器的收藏看,玉器主要开始于商代,出土的并不多,后来考古发现越来越多。接着便发现了红山和良渚两种文化,历史被提前了,到六十年代,玉器才成体系地出土。良渚文化在浙江,玉器比较精致。在这之前,故宫里原来有一些属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器都不认识,这批玉器发现后才确定,是乾隆那时候遗留下来的东西。

    六十年代的某一天,李久芳在清理漆器时,发现一件漆刻的漆器底款,仔细一看是时大彬三个字,这是明代做紫砂壶很有名的大家。当时,时大彬只有在外边的几个博物馆才有他的东西,经过反复比较,发现跟名款完全符合,这不是漆壶,而是在紫砂壶底下涂了黑漆,有釉的地方涂的比较厚。后来又找了专门研究紫砂壶的同事看过。发现了这确实是紫砂而不是漆雕,这是一把时大彬制作的无价之宝紫砂壶。于是他了写《明代漆器和时大彬的紫砂壶》这篇文章,引起了业界的轰动。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出了这是一把壶嘴已断的紫砂壶,壶嘴是用接的。明代晚期,被人为在表面涂着一层漆,改成漆壶,以弥补壶嘴断裂的瑕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