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价格
是非理性过程的最后“理性”
崔新生认为,从产业投资学而言,作为艺术品的产业投资,具有特殊的虚拟定价机制,这是创意产业的一种基本特征。创意者无论是画家或艺术家本人,还是艺术拥有者和收藏人,都处于产业投资曲线风险和利润最高的一端,交易过程是一个价值释放阶段,真正增值是到了收藏人手里。
艺术品投资与艺术品产业投资不一样,艺术品投资包括收藏和买卖:收藏为个人趣味玩赏;买卖为艺术品经营者或是艺术品商人。两者的着眼点不一样,前者是喜欢和对美的趣味占有,具有长期性,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参与交易;后者是视艺术品为商品的商人,与经营其他的商品一样,艺术品在商人手中并没有什么特殊性,低买高卖,拉大差价,千方百计谋取价格(而非价值)最大化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而比艺术品投资更专业化的是艺术品的投资基金。艺术品作为产业,艺术品的原始性或创始性,决定了定价的虚拟性,即产品或商品的价值在于虚拟过程,如艺术家或艺术生产者的名气等等,而不是取决于其可见成本:一件绘画作品,成本就是纸张画笔,即使油画颜料等成本更昂贵一些,但与最终产品所标出的价格相比,仍然不会成比例。
崔新生举例说,艺术品交易的是名气,如画家的名气、特定历史纪念意义的名气、收藏人的名气等等,尽显艺术之虚拟定价的作价空间。如著名的“最昂贵的一只苍蝇”即尺寸仅为9.7×7cm的以苍蝇为题材的书画作品,在1997年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居然拍出19.8万元的高价,其作价基础仅有两点,一是齐白石作品;二是齐白石唯一的一幅题材为“苍蝇”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艺术品本无价,只是为了便于交易,才出现了价格。
艺术品有很多类,无论是画布上的创造,还是无声的雕塑,以及陶艺、乐器、文物等等,一件普通的物品毫不起眼,但会因与某事牵连、某人使用过而瞬间价值不菲。一件废品,艺术家说它是艺术,它就是艺术品。所谓艺术,仅仅是一个符号元素,因人、因事、因时而具有不同含义。艺术品的价格,是非理性过程的最后“理性”,与其真实成本毫不相干。可以说,艺术家是投入产出理论最彻底颠覆者。
综合评论
艺术品投资基金: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种“另类”组合